精彩! 天台老板葛浩亮回乡种菜! 科技农业带领村民走上共富路!

2022年3月15日 24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

图片


图片


        葛浩亮,1977年出生。20岁开始创业,先从事通讯行业,2003年在山东承包土地,发展现代农业,成为一名高级农艺师。随后回家乡天台创建浙江本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并成立“葛浩亮农艺大师工作室”。2020年,本心公司获得绿色食品认证,还被评为“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”。



      近日清晨,我们来到天台县平桥镇时,只见绿意盎然的丝瓜大棚上,悬挂着上百条白色“被子”,走进连片的智慧大棚,瞬间有了暖意。“蔬菜保温都靠这些‘被子’,它们用特殊材质做成,保温性能良好、柔韧度高。”浙江本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下称“本心公司”)董事长葛浩亮一边用遥控器收起“被子”,一边向我们介绍。丝瓜生长适宜的温度在15℃以上,这些“被子”就是冷天里丝瓜的保温神器——白天收起来让大棚透光,晚上张开保温。


        “大部分大棚都用来种丝瓜了,行情最好时每斤能卖6.7元,比2020年涨了两块钱一斤,而且供不应求。此外我们还种了西红柿、黄瓜、茄子等。去年公司年产值有5000多万元。”葛浩亮说。2015年,葛浩亮返回家乡天台,承包1300多亩土地,投资9000多万元发展现代农业。如今,他建成的智慧大棚,外面盖着“被子”,棚内则配有加热器、传感器等,可确保恒温、恒湿,还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,根部的“输液管”能把营养液精准输送给每株植物。

       看着温暖如春的大棚,葛浩亮深有感触。在山东,种植大棚常是土墙堆砌,到了冬天棚顶盖上棉被。而浙江大多是单层保护大棚,“这种大棚承受不住棉被的重量,我们就想着改进。”历经两个冬天调试,葛浩亮终于找到了既轻又保暖的合适材料,“难度最大的地方是把‘被子’张开,接缝处不能漏一丝缝隙。”大棚里,每株丝瓜藤用绳子绑在平行的钢丝上,高度及肩,整齐划一,丝瓜惬意地晒着太阳——这就是葛浩亮从山东学到的垂挂种植技术。“用这个技术,我们的丝瓜亩产2.3万公斤,是普通农户的5倍。”葛浩亮说。

        为了提高丝瓜产量,葛浩亮还采用侧枝生长技术,最大限度延长每根藤的生长周期。用这种方法,丝瓜采摘期大大延长,实现了全年可采摘。在葛浩亮的种植基地里,智慧大棚成方连片、排列整齐,黄瓜采摘期有6个月,茄子可全年采摘,不少蔬菜品种入选台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——“台九鲜”,经济效益大大提高。“村民想来学技术,随时欢迎。”葛浩亮说,以前父辈辛苦种地,一年也没多少收成的场景仍历历在目,他想带领更多农民增收。

       收成好了,葛浩亮也不那么忙了。“因为我有更多农场主当帮手。”葛浩亮说。2019年起,葛浩亮着手培养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乡土人才,让部分技术娴熟的农户率先当上了农场主。基地建好智慧大棚,负责水电、种苗等生产材料,农户负责种植管理,等作物成熟后基地再收购。走进农场主之一何金樱家的大棚,只见4亩多丝瓜已经采摘了一波。“我们交了5000元押金,就有一个这么好的大棚。2021年大丰收,又赚了不少,都不用儿女给我们钱花。”一提起收成,65岁的何金樱笑得合不拢嘴。她是第一批农场主,原本只是在基地打工,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。现在两夫妻收入年年增长,去年两人收入共有15万元多。与何金樱一样的农户,共有17户,都是周边务农的村民。

        基地里每年种的蔬菜瓜果并非一成不变,心思活络的葛浩亮,在耕种前会观察市场,再调整种植比例。去年,看到不少城里人爱上了种菜,他又推出了“电商+农业”模式,让居民在阳台也能种菜——自建花盆生产基地,在花盆箱体里加入微量元素,帮助农作物更好生长;开起网店卖花盆,并配送土壤、菜苗,提供技术指导。在“双11”“双12”,花盆销售额有150多万元……眼下,每天都有两三辆物流车,将基地里的花盆、菜苗运往全国各地。“最近重庆一所小学购买了大量花盆,我们的农艺师就是客服,会指导他们种植。”葛浩亮说。


89310精彩! 天台老板葛浩亮回乡种菜! 科技农业带领村民走上共富路!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文章评论